執刀逾40年 魏崢讓病患重獲心生

你能想像一顆活蹦亂跳的心臟,從一個人身上移植到另一個人身上嗎?這個場景對振興醫院院長魏崢來說絕不陌生。今年71歲的魏崢是國內執行換心手術的紀錄保持人,完成近600例心臟移植手術,不僅擦亮了台灣心臟外科的招牌,更為上百位病患開啟人生新扉頁。

40多年前,魏崢在三軍總醫院實習,或許是命中注定,心臟外科主任指名他加入,他也不敢拒絕,就這樣踏上心臟移植生涯。「一開始我是反對心臟移植的,但現在看來,確實有它的必要。」魏崢回想當時心臟相關手術都還沒上軌道,幾乎很少病人能存活,更別說是換心。到了1980年代初期,國外開始發展心臟移植手術,但因為缺乏好的藥物,即使成功移植,後續因為排斥問題而死亡的機率也很高。

建立換心團隊 著重術後照顧

1987年,台大醫院執行國內首例換心手術,隨後北榮也加入心臟移植行列,而當時魏崢所屬的三總團隊完成的是全台第5例,病人換心後存活長達10年,可惜因一場腦部外傷的意外不幸過世;後來三總團隊又成功執行數十次換心手術,其中存活最久的是今年50多歲的李秀英,1991年換心至今已逾30年,創下全亞洲紀錄。

1994年,魏崢出任振興醫院院長,在他領軍下建立了堅實的換心團隊,他平淡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:「我們團隊裡每位主治醫師,都有能力換心!」魏崢分析,心臟移植手術固然有難度,但術後照顧更是關鍵,例如用藥量多了可能引發感染,量少了可能產生排斥,讓病人陷於生命險境,種種細節都考驗著團隊的高度合作。

細數近600次換心手術,魏崢遇過年紀最小的病人只有3歲,由於先天性心臟問題必須換心,正好一名6歲女童出了車禍捐出心臟,成功移植心臟後,院方舉辦了一場記者會,魏崢回憶當時女童爸爸走向3歲小病人,將耳朵靠在他的胸口,只為了聽聽自己女兒的心臟在另一個小朋友身上跳動的聲音,這個舉動讓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。

台灣換心經驗豐富,在亞洲國家中享有盛名,魏崢指出,患者年齡從長到幼、先天後天因素皆有,例如心肌症導致心臟收縮無力、流感引發嚴重心肌炎,甚至有些年輕女性生育後出現免疫問題,導致心臟衰竭;需要換心的人很多,但很多人還來不及等到器官就離世。

健保給付條件 不應僅看年齡

目前國內心臟移植手術採健保全額給付,但65歲以上患者被排除在外,魏崢認為,不應以年齡作為標準,可給予醫師更多評估的空間,例如一位50多歲但有多重慢性病的患者,換心後恐怕存活不久,是否還有必要將珍貴的資源用在他身上?相對地,一位70多歲的健康長者,全身上下器官都很好,只心臟有問題,當然有權利使用健保資源換心,這個問題應要好好去思考。

 

本文選自<中時新聞網> 王家瑜 2021/12/05

點擊閱讀原文

 

 

延伸閱讀:魏崢:器官捐贈 可比照美國列必要徵詢